“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开票,我就抢了3张早鸟票,准备12月带着家人去看。”10月22日,郑州市民肖女士告诉记者,郑州隔三岔五就会推出大型演出,她基本上都会去观看,可谓“追剧达人”。
当前,“为一场演出打卡一座城”“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潮流,消费者不再是单一地看一场演出,而是凭借一张票根解锁吃住行玩等一系列福利。在肖女士看来,看演出只是引子,更重要的是能和家人朋友一起休闲娱乐。
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市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达96万人次。今年以来,郑州审批营业性演出约5万场,剧目751个,各大剧场一票难求。演出期间,郑州顺势推出酒店、景区联动服务,有效延长观众停留时间,以一张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消费链。“票根经济”为提振消费注入新活力,为文旅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新机遇。
何为“票根经济”?即以各类演出、赛事、展览、出行的票根为载体或纽带,通过折扣、满减、积分等形式链接其他消费场景,构建起涵盖票务销售、消费衍生、文化传播等各环节的新型经济形态。简单地说,凭一张演唱会门票,可轻松获取周边酒店、景区门票折扣;点开一张电影票根,一键解锁所在商圈消费满减。
以郑州奥斯卡龙湖金融岛影城为例,观众拿着观影票根去商圈合作的门店可参与满减优惠活动,让文化消费与餐饮消费联动,激活了商圈消费的“一池春水”。今年暑假期间,郑州大剧院推出“艺游郑州”文商旅促消费活动,借力“票根经济”联动郑州博物馆、巴奴毛肚火锅、黄河饭店、眷茶、瓦库茶馆等全市餐饮、住宿、娱乐、旅游及文化商业业态品牌,为观众提供多重消费优惠。外地观众凭异地身份证或车票,还能享受指定场次5折购票优惠。小小票根成为游览城市的“万能门票”。
10月17日至19日,2025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郑州举行,场内是万人大合唱的青春狂欢,场外的“粉丝效应”同样刷屏——大量歌迷在观演前后,涌向蜜雪冰城总部概念店,门店外很快排起长龙,点单台、取餐区被热情粉丝围满。与此同时,周边多家餐饮店推出粉丝套餐、专享优惠。
“将短期演唱会消费转化为对本地特色产品、文化体验的持续关注,既能提升游客体验,又能助力城市文旅品牌传播。一场演出,带动旅游、促进商业消费,意味着文化和旅游消费正在向着融合、创新方向前进。”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十四五”以来,河南坚持以“老家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持续提升文旅形象。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7.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8%、7%。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票根经济”以票根为依托,放大“票根+”效应,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从小小一张票根发端,通过“跨界”合作,将原本孤立的产品或服务串联起来,让不同领域的消费资源得以流动与共享,实现多方共赢,同时也将流量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增量,为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