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集中管辖黄河环资案件破除“九龙治水”积弊-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09/18 13:18:34
来源:新华网

河南集中管辖黄河环资案件破除“九龙治水”积弊

字体:

  新华网郑州9月18日电(记者双瑞 牛少杰)河南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称“黄河战略”)的首倡之地。近年来,该省探索将黄河流域51个县(市、区)的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督促各地各部门依法充分履职,破除流域治理“九龙治水”积弊,凝聚合力清理一大批生态痼疾,“生态优先”成为各地谋划发展的行动自觉。黄河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河南正持续完善制度,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河湖治理探索实践。

  5月21日上午,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在郑州市金水区马渡黄河岸边开展巡回审判。通联照片 申冠英摄

  从三道禁令管不住到生态优先成自觉

  在黄河豫北的一处河段,河风轻抚,绿意盈动,河水滚滚东流,与蓝天白云构成一幅水天相接的壮美画卷。然而,三四年前,这里却还是一座占地约200亩的违建观光园。

  “先发责令停工通知,再发整改通知,又发行政处罚,都不管用,最终顶着处罚建成营业。”提及拆除违建观光园的经历,当地一名黄河河务部门干部印象深刻,“着实费了不少劲。”

  明明是违建项目,为何敢在黄河“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风口浪尖对三道禁令置若罔闻?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是某单位招引的项目,“有背景”。

  对此,受访干部表示,这也是以前不少“四乱”顽疾背后的一项共性原因。责任部门能管住的都在管,管不住或者不好管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和民警在勘察现场。通联照片 张盖摄

  面对三道禁令管不住一个违建观光园的局面,河务部门向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也给当地政府发送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要求当地依法充分履职,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压力逐级传导,观光园遂自行拆除。

  铁路检察院、铁路法院管河治河,源自河南集中管辖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的探索(下称“集中管辖”)。2020年8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公安厅等发文,决定自当年9月1日起,黄河流域51个县(市、区)的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由属地检察院、法院集中到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检察院管辖,以此推动黄河流域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治理。

  郑州铁路运输检法两院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探索,可追溯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的决定。为落实这一部署,两家单位积极转换职能,助力生态保护治理,护航黄河战略落实。

  2020年8月,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环境污染案件现场。通联照片 杨振华摄

  在“集中管辖”的强力推动下,一大批黄河“四乱”中的“老大难”得到根治。据了解,2019年以来,河南河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与公检法协作清理“四乱”问题百余个,多个黄河生态保护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

  如今,漠视监管的行为基本销声匿迹,“生态优先”成为各地谋划发展的行动自觉。“以前是‘先上车后买票’,即便是问题项目也很难再叫停。”有受访生态、河务部门负责人介绍,现在地方谋划项目,生态、河务部门会先被请去征求意见,与黄河战略相悖的项目一律剔除。

  铁路检法管河破解“九龙治水”积弊

  受访干群认为,此前“四乱”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属地政府、责任单位未能充分履职,存在刻意回避,或者监管推诿,而“集中管辖”赋予铁路检法更加超脱的职责定位,能督促、协助职能部门依法充分履职,凝聚合力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一是铁路检法治河管河,突破行政区划督促责任单位充分履职。按照制度设计,黄河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起诉由此前属地检察机关管辖,改为铁路运输两级检察院、法院集中管辖。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如果属地政府、责任单位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检察院可以立案,跨行政区发送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的行政机关若仍旧不能依法充分履职,将面临被铁路检察机关起诉,成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被告。

  采访中,有受访基层干部坦言,“集中管辖”实施后,责任单位该履行的职责躲不掉,铁路检察院、法院既督促干,也帮忙解决困难。此外,铁路检察院、法院相对超脱,案件属地想找人说情、干预都很难。

  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农业部门执法人员和民警在勘查现场。通联照片 张盖摄

  在“集中管辖”探索之初,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党组书记姜新国曾就“四乱”整改和某县级市负责人“大吵一架”,“问题涉及豫西两个地市的相邻两个县(区、市),我们召开协调会商讨解决方案,但总是一个到另一个不到,且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最后我们通过查阅档案确定了责任方,发了检察建议,最终督促当地如期完成整改。”

  二是上下游、左右岸建立司法协作机制,保护黄河不留死角。省际毗邻区协同治理是完善大保护大治理格局的重点一环,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河南三门峡、陕西渭南、山西运城三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黄河“金三角”(即黄河豫陕晋交界地带)司法协作协议,与下游济南铁路运输法院签订豫鲁司法协作协议,建立审判信息共享、案件联动办理、司法事务协助、深化调查研究、跨区域重大问题联席研究等机制,上下游左右岸携手,保护黄河不留死角。

  “交界地带向来是协同治理的薄弱区域,黄河‘金三角’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地貌多样,签署司法协作协议实现上下游、左右岸生态保护无缝衔接。”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张东方介绍,以前各地严管重点不一样,类似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在不同地方判罚不一致,也可能存在插手干预,现在一把法尺量到底,树立起依法治河管河的威严。

  集中管辖也是落实黄河保护法第105条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条款要求:“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配合,鼓励有关单位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服务”。

  黄河保护法施行首日,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在黄河岸边的巡回审判法庭公开审理非法采砂案。通联照片 申冠英摄

  三是在黄河岸边巡回开庭,一次审判胜过百次普法。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依托河务部门在黄河岸边建立7个巡回法庭,截至目前共巡回审判超过350案,邀请周边群众、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机关等2万人次旁听,对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很多人没经历过现场开庭,没见过身穿法袍的法官,也没见过法庭控辩,有的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边,对挖沙、建房、捕捞、取水、烧窑、倒垃圾见惯不怪,可一旦这些行为查实,将会面临严厉处罚。”旁听过巡回开庭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啥普法宣传都不如旁听一场开庭,让不少近河村庄绷起法治弦儿,“黄河不再是‘唐僧肉’,谁都可以抢一口。”

  以深化改革助力黄河战略全面落实

  经过前期集中攻坚,一大批黄河“四乱”问题被清除,黄河河南段生态治理已进入到常态化、动态清零的新阶段。当前,河南正结合新阶段的新要求优化“集中管辖”制度设计,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今年6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基于前期探索经验,有关单位正谋划有序拓展“集中管辖”应用范围。受访郑州铁路运输法院、铁路运输检察院以及河务部门负责人表示,黄河战略的目标是多维度的、立体的,除生态外还包括赓续文脉、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滩区治理等多个方面,当前正结合现阶段的工作实际谋划进一步稳妥拓展应用范畴,或将适度推广探索范围。

  5月20日下午,郑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联合河南省林业局、洛阳铁路运输检察院、洛阳市公安局孟津分局在汉光武帝陵向过往群众及游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联照片 申冠英摄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已经将“集中管辖”推广至省内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和南水北调干渠,以及小秦岭、大别山、太行山、大运河廊道等重点生态保护片区。自2023年起,由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法院等17个基层法院分片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民事、行政、环境公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全省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格局已然形成。

  此外,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项中国式现代化河湖治理的新探索,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实践。姜新国介绍,俄罗斯设立了伏尔加河跨地区自然保护检察院,巴西亚马逊河林木滥伐问题突出,设立了专门的公益保护检察官,这些河流治理都没有黄河复杂,且我国要同步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涉及水资源、文化、矿产多个方面,“集中管辖”是中国式现代化河湖治理的一项有益尝试,可以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探索通过制度持之以恒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完)

【纠错】 【责任编辑: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