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商丘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殷商之源 诗述商丘》30集系列专题片首播发布会。商丘市委书记李湘豫出席发布会讲话并宣布《殷商之源 诗述商丘》30集系列专题片发布。商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峰,商丘师范学院校长陈向炜,校党委副书记刘国庚,副校长郭文佳、王晓征,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冉祥华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吴金山主持。
文化赋能 擘画城市发展蓝图
李湘豫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系列专题片主创团队表示祝贺,对30集系列专题片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系列专题片创意构思新颖巧妙,画面镜头生动丰富,文字措辞情感充沛,配乐解说精细优美,整体节奏张弛有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准。
他还就殷商之源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殷商文化作为根脉文化、元典文化,是商丘最重要的文化主标识。深刻把握殷商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聚焦价值点、系统性、时代感,把准“点和面”“源和流”“古和今”的关系,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统筹起来,推动殷商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商丘力量。他希望各媒体机构传播推广好30集系列专题片,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殷商之源文化、了解商丘历史、了解商丘这座城市,在多途径传播中,讲好商丘故事,传播好商丘声音,展示好商丘形象。
校地联动 共塑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
系列专题片总出品人陈向炜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根植豫东文化沃土,近年来通过“校市融合、双向赋能”模式,构建了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应用类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此次专题片是学校依托河南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大思政协同育人中心,联合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殷商之源文化外译传播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作团队打造的精品力作,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将殷商文化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他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与商丘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探索一条校市融合、同频共振、合作共赢的道路。
匠心淬炼 用镜头解码千年文明
“1000多人次参与、20余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100多名在校学生深度参与拍摄和制作工作,深入商丘六县三区一市,用心血和汗水浇铸成总长50分钟的30集专题片《殷商之源 诗述商丘》。”系列专题片总制片人、河南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中心主任刘国庚动情回顾艰辛的创作历程。同时,他特别提到专题片的创作意义,“主持人审美化独白、诗意化讲述、故事化叙事”,将商丘千年文脉浓缩为30个1分半钟的短视频,对于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在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文化熏陶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此前已培育出《黄河之旅》等省级获奖作品,希望此次专题片的发布助力“殷商之源”文化品牌更加熠熠生辉,助推“殷商之源”文化品牌更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部专题片选取的是商丘30个不同的文化景点,每一个景点拍一个1分半钟的短视频,采用主持人‘游读一体’的沉浸视角重构文化体验。”系列专题片总导演、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冉祥华谈起此次专题片的艺术特色,他表示,突破传统纪录片表达,用“写意式”诗意解说词、电影编剧模式所营造的“余韵绕梁”哲思空间、散文诗的叙事手法、“中庸调色哲学”的色彩表达等创作特色,共同淬炼出这部匠心独运的系列专题片,希望该专题片能带领人们细细品读与感悟商丘五千年波澜壮阔、文脉不断的历史。
新华网、央广网、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台、商丘日报社、商丘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商丘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社科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博物馆等单位负责同志,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专家,系列专题片主创团队成员、相关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发布会。(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