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厂车间内师傅正在忙活儿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全省首批“豫农优品”名录,郑州12家单位27款产品上榜。其中,来自登封市嵩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术师傅”手工芥丝入选。芥丝是登封特产,为啥是嵩少种植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初冬,位于登封西部、嵩山腹地的石道乡术村寒意初显。然而术师傅农副产品加工厂的车间内却是热气腾腾,满脸汗水的师傅们正在“卸载”一锅刚刚烘炒完毕的芥菜丝。
“距离双节的日子很近了,正是销售酱菜的好时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抓紧提升产量。”正在忙活的术志闯告诉记者。
术志闯是土生土长的石道乡术村人,也是登封嵩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些年国家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那么大,石道乡土地肥沃,也是颍河的源头,水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农业产业一定有奔头。”2005年,在外经商的他回到家乡,干起了以芥菜为主的酱菜生产加工产业。
登封芥菜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芥菜丝通过汆制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生脆爽口、清爽解腻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汆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老百姓赞誉为“嵩山第一菜”。相传唐皇李世民避难少林寺,清帝乾隆到书院,食此菜皆以“味道奇妙”而赞叹不已。武则天游嵩山时染风寒,于石淙河食用此菜后病情缓解,遂纳为御用药膳。如今,登封芥菜因为富含碳水化合物、游离态氨基酸、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钾、磷、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且低糖低脂、无胆固醇,成为现代人的理想佐餐菜肴。
其貌不扬的“芥菜疙瘩”虽然有如此功效,但是变成餐桌佳肴还是要下一番功夫。“我们的手工芥丝采用生长于嵩山少室山下的优质茎用芥菜,清洗削皮后,用机器加工或手工的方法切成薄片或者细丝,要求成品必须长短粗细一致,然后加入各种作料小火炒制,这样才能锁住芥菜的水分,保留芥菜的清爽。”在干净明亮的工作车间,术志闯拿起一颗洁白光滑的芥菜,给记者细致讲解,“我们不断对配料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现在的成品芥丝颜色洁白如玉、口感香辣脆爽,有开胃、健脾、消食等功效,已经成为咱们老百姓居家旅行的常备菜肴。”
产品过得硬,品牌也要叫得响。为了扩大销路,术志闯一方面开品牌销售店,一方面以“闯哥”的名字开始在抖音直播带货。“你还别说,网上销量还不孬!” 术志闯高兴地对记者说。
芥菜种植技术简单易学,管护耗力不多,病虫少、周期短、见效快。为了保证原料的纯正和足量供应,术志闯鼓励和组织本地和附近百姓种植芥菜,自己负责收购,辐射到了周边石道、大金店、君召等乡镇,带动一大批百姓增收。“芥丝原材料都是周边村民种植的,签订有种植协议,订单式收购,让种植的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我今年种了10亩左右,预计产量四五万斤,按照今年签的合同,咋说也得收入几万块钱吧。又是一个大丰收!”村民史大爷很满意。
如今的嵩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又种植了黄桃、冬桃等果树和蔬菜,建立了农耕文化体验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也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就业渠道。“专业合作社里用人较多,平常都有四五十个人,农忙时能有二三百人。想着让村里年龄比较大的村民有个活干,多增加一份收入,算是对乡亲们的一种回报。”术志闯介绍说,仅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厂,日常就有30多个村民在这里打工。
接受采访时,术志闯刚参加完2024河南(郑州)—东盟粮农合作大会,收获满满。“登封芥丝现在名声在外啦!”
积跬步,至千里。如今,术志闯已经成为登封酱菜非遗传承人,嵩少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术师傅”的路子愈走愈宽。
本报记者 李晓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