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走进邓州市陶营镇的南瓜种植基地,藤蔓交错的11000余亩瓜田里,或青或黄的“金韩”南瓜一个个圆润饱满,静静地横卧在瓜藤下。瓜农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地采摘、搬运、分拣、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邓州市陶营镇翟营村瓜农王仁志在对南瓜进行分拣。王玉卓 摄
陶营镇朱西村党支部书记朱清礼是南瓜种植的“行家里手”。2003年,朱清礼带领朱西村农户率先引进“白沙一号”南瓜种植技术,经过多轮试种,该村首批330亩南瓜田喜获丰收,农户亩均增收近1500元。目前,朱西村已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2家,流转村集体土地2560亩,带领300户1400余名村民种植南瓜,南瓜成了当地富民强村的“金疙瘩”。

邓州市陶营镇三良村瓜农王松夫妇在装运南瓜。王玉卓 摄
“五月种八月就能收,一轮可采收3茬,不影响种植小麦。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仅能得到收益,平时还可以在南瓜种植基地干活,一轮下来有两三万的收入。”陶营镇三良村瓜农王松说。
为扩大产业规模和塑造“邓州南瓜”品牌,近年来,陶营镇总结梳理朱西村的成功经验,联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所的专家深入田间一线,向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探索出“瓜田密植传粉问题改良”“规模种植与机动作业”等多项助农增收技术,并成功将经验推广至辖区翟营、三良、徐楼等13个行政村。
由于南瓜的市场收购价格波动较大,陶营镇围绕南瓜产业探索出“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入乡村振兴资金1100余万元,帮助龙头企业建立了10万立方的保鲜库和冷库,协调物流运输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到全国各地农贸市场开展营销,由于出产南瓜品质好、糖分高,市场供不应求,“邓州南瓜”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

邓州市陶营镇瓜农在瓜田采摘南瓜。尹鹤 摄
从最初的“白沙一号”到如今的“金韩”等多品类种植,从最早的330亩试验田发展成今日全镇11000余亩,“邓州南瓜”平均亩产量可达4500斤至5000斤,年产值达到了1.06亿元。(王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