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举办专场活动,《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工作方法》(以下简称《工作方法》)正式发布,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河南风湿病医院院长娄玉钤喜收11名新徒。

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娄氏流派新、老弟子等参会并共同见证。
据介绍,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创立于清代晚期时的河南省原阳县,历经130多年五代人的砥砺传承,在“攻克顽痹”方面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风湿病“虚邪瘀”理论,创建了中医风湿病学科体系,以显著的疗效在数以万计的疑难重症风湿病患者中享有盛誉,为河南中医学术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之一。2022年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评选的全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
“娄氏中医学术流派非常愿意与各兄弟单位共建工作站,共同推动风湿病相关科学研究,进一步丰富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更好地解除风湿患者病痛,更好地发挥好、发展好中医药在服务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娄玉钤说。
《工作方法》涉及流派工作委员会设立、传承人认定、工作站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既为该流派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规范,又彰显了该流派开放交流、创新发展的流派自信。
“娄玉钤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德术双馨,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娄多峰的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辨病辨证、综合治疗’和风湿病治未病的理念;创立了‘中医风湿病的命名与分类’标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医风湿病学科体系,推动了中医风湿病学在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发展,为中医风湿病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河南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福增对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给予高度评价。
该活动为2024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与痛风学术年会暨娄多峰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内容之一。(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