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英烈志,绵绵山水情——清明时节访“红军的故乡”河南新县
本文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4-06 09:34:37 责任编辑: 程文超 王海霞 作者: 唐卫彬,王圣志,韩朝阳

铮铮英烈志,绵绵山水情——清明时节访“红军的故乡”河南新县

2023-04-06 09:34:3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摘要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唐卫彬、王圣志、韩朝阳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一块红色热土,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在血与火的岁月中,不足10万人的新县献出了5.5万儿女的生命。

  “一花一木皆景色,一山一水入画来。”这是一片绿色山水,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森林覆盖率78.6%,这里有北国江南的秀美,也有江南北国的雄浑。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河南信阳市新县,到了一年中最能“忆苦思甜”的日子,纷至沓来的人群,涌向烈士陵园,奔赴山村田野,寻红色足迹,赏绿色山水,感悟曾经的血与火,品味当下的美与甜。

  红色基因、绿色资源,在新县兼容并蓄;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在新县生动实践。

  一段红色记忆的追思

  清明时节雨,最是祭忠魂。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2000余位革命烈士和老红军长眠于此,英烈广场的英名墙上,镌刻着鄂豫皖3省26县1万个烈士的名字,而这仅仅是鄂豫皖苏区登记在册烈士姓名的1/13。

  “细看这些名字,你会发现很多人名的前两个字是重合的,只有第三个字不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魏娟说,很多英烈出自同一个村庄,甚至同一个家族。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鄂豫皖苏区共200余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人之多。

  英雄山无言,潢河水呜咽。

  清明时节,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前来祭扫的人群络绎不绝,敬献鲜花,鞠躬致敬,缅怀先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都被肃穆庄重的氛围笼罩和感染。

  当地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双儿女行至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年少懵懂的孩子尚不能利索地鞠躬致敬,他们或许还无法理解生死的含义和牺牲的意义,但心中早早已被埋下红色的种子。

  站在烈士陵园纪念广场,隔河眺望英雄山头,“八面红旗”高高飘扬。“‘八面红旗’雕塑总高28米,象征着28年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不断、红旗不倒,8面红旗代表了从鄂豫皖苏区走出的8支红军部队。”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讲解员张亚君说,不少前来扫墓的人会在祭扫结束时久久眺望英雄山,他们说这里的“山魂”令人刻骨铭心的震撼。

  一片绿水青山的蝶变

  北国江南山水,豫风楚韵风情。

  清明时节,依山傍水的田铺大塆刚刚披上新绿,迫不及待的远近游人早早踏上旅程。

  斑驳的土坯房,时尚的咖啡屋,飘香的农家饭……汽车从一排排徽派小院穿过,田铺大塆如一座世外桃源,映现在世人眼前。

  这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的小山村,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在田铺大塆设立临时指挥所,大塆后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战斗遗址。如今,背山面水、风景秀丽的田铺大塆,成为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过去的田铺大塆破破烂烂,村里人大都外出务工,深山村成了‘空心村’。”62岁的田铺大塆村民韩光霞曾长期在外务工,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坍塌的只剩下一面墙。

  2013年,“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落地新县,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同步实施,自然风光山清水秀,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新县开始借助绿色资源打造“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文旅品牌,开启“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新征程。

  田铺大塆迎来了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凭借好山水,依托古村落,引进新平台,带动老乡亲,田铺大塆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风貌,让萧条凋敝的“空心村”重生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网红村”。

  韩光霞回乡重建了乡村小院,经营起民宿和餐饮,前期投入的10多万元建设费用,两年间便回了本。

  “田铺大塆如今有24家民宿和农家乐,8家创客小店,还有各类庭院经济,80多座农家小院中,90%以上都在搞经营。”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启俊说,“现在谁想扩大规模,可难找到落脚地喽。”

  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十载绿色发展路,新县建成A级景区20个,打造“红色传承”“豫风楚韵”“两山实践”三个主题24条精品线路,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84%的乡亲从中受益。

  一股革命精神的传承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父亲去世后,罗传德时常到父亲墓前说说老区的新变化。“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初衷。”这是老红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分部警卫二团团长的罗明榜生前常对儿子罗传德说的话。

  位于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山区县,也曾是贫困县。受战争创伤和自然条件制约,时至1983年,主要经济指标仍“三不过一”,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个亿,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老区群众的幸福生活怎么办?”这是罗明榜生前最关心的问题。年过六旬的罗传德见证了新县脱贫致富的全历程,最终感悟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精神传承,靠群众奋斗。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罗传德曾是新县司法局干部,参与过出国务工相关工作,他说,老区人民骨子里有一股干劲、闯劲,上世纪80年代,党员干部动员家属带头,闯出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外出闯荡的新县人长了见识、攒了资本,不少人又成为发展旅游的先行者、带头人。

  51岁的张思恩便是30余年前外出务工,从小工做起,直至在北京创立劳务公司。2013年,他返乡创业,助力家乡西河村从一个只剩下40多人,房屋坍塌、荒草丛生的破败山村,蝶变为山明水秀,设施齐全,一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美丽乡村。

  “没考虑太多,就是一种回报家乡的心态。”张思恩反复思量后说,他肯放弃北京的事业,可能源于新县人骨子里特有的牺牲和奋斗精神,即使自己并没有察觉。

  类似张思恩这样的人,在田铺大塆、在西河村,在新县的乡村田野还有很多。

  “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军。新县最不缺敢闯敢干、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老区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罗传德退休后成为大别山干部学院的特聘讲师,还成为由红军后代和烈士家属组织起来的英雄山党支部的一名党员,把红色精神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他们余生的至高追求。(完) 

标签:
相关新闻
0100702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97746